重庆有哪些传统早餐现在越来越难吃到
重庆的早餐千千万,何必盯着小面看!一提起重庆的早餐,大家总能想到小面“老板,来二两小面,多青(多放点青菜)”楼下的小面馆总是响起这样的声音而我的记忆,始终留存的是那香甜的白糕、咸香的油茶、以及糯米团子......这些被越来越快节奏的都市遗忘的早餐是童年的记忆,也是这个都市的记忆白糕快跟我一起喊:白糕白糕,甜甜的白糕我们那儿叫泡粑一般用糯米或者大米泡涨后,再用石磨推出成细面并采用自然发酵的方式发酵最后用蒸笼蒸熟食用·其味是天然的糯米清香甜中有回味,老少皆宜油茶又叫“油茶馓子”,油茶端上桌被掐碎的馓子堆成金碧辉煌的“冒儿头”馓子下面是搭配精致的各类调料最后才是乳白色的糊状米粉羹当用细瓷调羹伸入碗内搅拌粘稠鲜亮、麻辣香脆、油而不腻回味无穷熨斗糕用米浆、鸡蛋、糖烤出的熨斗糕,外皮带着脆边儿酥香,咬开还有点湿润一呡,甜嫩就在嘴里化开来还有点烫嘴的感觉是最好的不是多么惊艳的味道但就是纯粹简单的好吃糯米团这可以说是我最怀念的早餐了,记忆里的糯米团子~黄豆面儿包着黏黏的糯米咬开就是超级脆的油条再加上白糖、黄豆面所有食材在嘴里瞬间爆炸糯米团外糯里脆吃完就是一种满足啊~烧饼在炉子里烤的烧饼,外酥里软甜烧饼糖馅儿的最好吃轻轻咬上一口,外面焦焦脆脆,这一天都满足了!糍粑块学生时代食堂早餐常有,用糯米、加花椒、食盐炸至而成的糍粑块总是排在队伍前面的同学抢完.....三角糕手工豆浆还有什么在现在早餐摊点已经难以找到的记忆里的味道.....更多川西、川藏旅游攻略、路况、趣闻,
参考:
吃过许多地方的早餐,记忆深刻的大概是云南大理玫瑰味的豆花吧;
但是,尽管它们再美味和独特,都吃不出来我小时候早餐的味道了。
你会好奇吗,我小时候吃的早餐到底是什么?
现在还能吃得到吗?
阿苏小时候,跟着外婆外公一起生活;
外婆外公做生意,早早的就要出门,我也一起跟着到街上。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最大的期待就是早餐,一到街上就会去那里等她。
看着她把米浆倒进模具里,翻烤了很多次,然后夹给我吃的时候还是热烫烫的。
我如今还记得,炭火的味道,更记得“三角粑”的味道。
因为它就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早餐——“三角粑”。
三角粑两面烤得金黄,是我最喜欢吃的,脆脆的口感;
里面有像蜂窝眼一样的小洞洞,有一些软绵。
要说味道,我只记得有一些酸酸的,淡淡的味道。
里面没有夹东西,也没有调料,但是却是如今我再吃不到的味道了。
就在刚刚,我搜索了一下三角粑,原来它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出现,一直到九十年代,真的是非常的风靡。
我想,川渝地区,很多和我一样年纪的都有吃过吧,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一样怀念它的味道啊。
因为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许多传统美食小吃也许正在消失;
三角粑,在城市里几乎再也见不到它的影子。
我再一次见到它,是去年年末,我去重庆潼南参加一次爱心活动,在潼南的青山小学不远的街上,恰好那天“赶场”,我见到了久违的三角粑。
却没有来得及买上一个,尝尝它的味道,很是遗憾.......
参考:
随着重庆小面的大火,在许多人心中都以为重庆人的一天是从一碗小面开始的,殊不知,重庆传统的早餐远不止一碗小面那么简单……熨斗糕是我最喜欢的早餐。
是将米糊倒入滚烫的磨具中逐渐加热成型,期间会在米糊快要成型之时点上一些红豆沙或者白糖、蜂蜜等。
制作完成的熨斗糕外面微焦,金灿灿的。
吃起来外焦内软,香甜可口,带着浓浓的米香。
即使是这样简单的糕点,对于又冷又忙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慰藉。
除了熨斗糕之外,早餐还有糯米团、油茶、白糕、三角粑、炸春卷、豆浆油条、麻圆、豆腐脑等等,这些传统的早餐在现代化的街头越来越难寻觅,但总有些人,他们的心中始终惦念着这番滋味。
参考:
作为一个吃货重庆人,在这样的寒冬腊月唯一能激发小编按时起床不迟到(大部分时候吧)的东西就只有一份美味无比的重庆早餐了现在重庆人的早餐桌上出现最多的食物,就是小面了不过对于一些“重庆老江湖”来说他们还是更怀念这些正在慢慢消失的传统早餐1「油茶」小时候,街边有随处可见的油茶摊现在,已经很难寻了想想距离上次吃油茶也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一碗正宗的重庆油茶粘稠鲜亮上面的馓子堆成小山一般朴实的粗颗粒感清晰可见将米糊与馓子拌匀后馓子的香脆与米糊的咸辣完美融合舀一大口送进嘴里馓子发出的清脆响声让这顿早餐回味绵长*你可以去这些地方吃到油茶1.人和街眼镜油茶(渝中区人和街近四十二中外)2.大王油茶(沙坪坝区磁器口正街76号古镇鸡杂前面小巷子二楼)3.油茶大王(渝中区枣子岚垭菜市巷5-8号)4.油茶糯米团稀饭(南岸区南湖路6-附3号)5.天门油茶(南岸区上新街涂山路141号)2「糯米团」我对糯米团印象很深小时候上学来不及在家吃早饭的时候大人就拿点零花钱让拿去买个糯米团路上吃热 乎乎的糯米被压成饼状把油条和榨菜碎放上去再裹成一个团子蘸点白糖和黄豆粉就可以吃了糯米紧实Q糯,油条香酥加上外层的香香的黄豆面口感层次非常丰富再配一袋香甜的豆浆这个早餐就很“豪华”了*你可以去这些地方吃到油茶1.春森路糯米团(渝中区学田湾正街59号春森路社区门口)2.临江门糯米团(渝中区大井巷1号)3「熨斗糕」熨斗糕和白糕是我童年最爱的两种“甜点熨斗糕个头小巧每次我一看到街边有卖的就忍不住问大人买几个来吃熨斗糕金灿灿的外层非常焦酥内里则十分绵软香甜,带着浓浓的米香味吃在嘴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你可以去这些地方吃到熨斗糕1.哑巴熨斗糕(渝中区较场口磁器街)2.熨斗糕(渝中区和平路133号旁边梯坎儿)3.冉冉名小吃(渝中区临华路与名仕城支路交叉口南50米)4「白糕」小时候,跟着大人去菜市场老远就能闻到那股属于白糕的特殊的香味或者大早上的天还没亮就有人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卖白糕最喜欢拿在手里还冒着热气儿的白糕白糕还热络着的时候是最好吃的一口咬下去,绵软酸甜的滋味在嘴里散开那种满足感,现在已经很难体会到了5「三角粑」以前街头巷尾里总摆着一口方正的小锅“三角粑,块钱两个”的吆喝声和三角粑的香气总能很轻易地就把整个巷子里的小孩都惹过去然后将这口锅围得团团转三角粑比较厚实总给人一种量很足的感觉但每次吃,总是不舍得吃太快想让那香甜的味道在嘴里停留更久一些更久一些……6「豆腐脑」对豆腐脑印象很深的是读小学时,每天早上上学和下午放学总要拉着小伙伴去校门口买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盛得满满的一碗豆腐脑上面放有各种佐料、黄豆和清香的葱花豆腐脑鲜嫩无比,香辣爽口有时候吃完之后还忍不住再买一碗来吃*你可以去这些地方吃到豆腐脑1.峨眉仙山豆腐脑(江北区观音桥北城天街2号天天尚街内)2.磁器口内有沿街叫卖的豆腐脑7「烧饼」其实,烧饼并不是北方人独有的在重庆,烧饼很早以前就出现在早餐桌上了只是现在很难在街边见到老式烧饼摊以前,烧饼都是在一个大烤炉内烤的烤好后的烧饼就被放在炉子的边缘刚出炉的烧饼最好吃外层酥脆,内里却十分绵软咸甜两种口味,都是心头爱在冬天来一个热络的烧饼吃完后全身都暖和了不知道这些传统早餐最后是不是都会消失至少现在,我们还有机会记住和记录它们的味道
参考:
重庆早餐很杂于我而言。
著名的就是重庆小面了,重庆人早上有很多都在街边解决。
重庆小面种类广,分支多。
各个区县有其特色的小面招牌。
比如丰都,就基于重庆小面,造就了糊辣壳小面。
很香很纯正…emmm说得我现在就想去吃一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