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亲人在火化的时候有什么习俗嘛


应该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这里由传统的土葬改为火葬。
刚开始实行火葬的时候,无疑于晴天霹雳,把一些古董的老人吓坏了。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人死后入土为安,才能投胎转世。
一旦被火化,烧成一团灰,连个囫囵尸体都没有了,怎么托生?
恐慌中,当年有的老人死后秘不发丧,夜里偷偷抬上山埋了,就是不想被人送去火化。
传统的土葬,老人死后,躺在灵床上停尸三天,这三天让亲朋好友前来告别,然后送盘缠,报大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把死者装进大棺材里,几十人抬着送到坟地埋葬起来。
整个过程,死者穿着从里到外的新衣服,就象睡着一样躺在那里,身上盖着写着自己名字年令的旌旗。
刚开始火化时,不准做棺材,不准立坟头,什么吹啊打啊都不准,有些人看到老人走的可怜,孤单伶仃,就想了个办法,用录音机录好磁带,放个哀曲,把骨灰草草埋了。
后来有人偷偷做好大棺材,提前挖好坟墓放进去,火化后把骨灰撒进棺材里,然后上面盖上旌旗,当地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看见。
再后来,除了尸体火化外,其余的和过去土葬没有什么两样,又吹又打,热热闹闹。
至于火化后有什么习俗,人死如灯灭,所有习俗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讲一个小故事。
邻居二奶活着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自己死后一定要有个大房子,她说她怕火,一旦火化,一定要把面孔盖住。
二奶死后,正赶上易风易俗,丧事从简,当干部的大儿子害怕授人话柄,第二天一大早就把二奶拉去火化。
儿女们也记着二奶怕火这件事,把老人的脸遮住,没想到炼尸炉一打开,一阵风把遮脸的布掀起来,老人蹭地一下坐起来,被铁钩一下子拽了进去。
一顿烟功夫,儿女们捧着骨灰回家,放进早已准备就绪的棺材里,然后掩埋起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