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可以先从学隶书开始吗
学习书法可以从静态的篆书、隶书及楷书中任选一种书体开始学习。
也可以从动态的行书甚至草书入手。
从草书开始可以先从容易把握的章草或小草开始,一般不主张初学者从大草开始。
初学隶书,首先是选帖。
可以从汉隶、清隶中选帖。
汉隶适合初学者临摹的主要有《乙瑛碑》、《礼器碑》、《张景碑》、《鲜于璜碑》、《西狭颂》、《衡方碑》、《张迁碑》、《曹全碑》等。
清隶适合初学者临摹的主要有邓石如隶书、伊秉绶隶书、金农隶书、何绍基隶书、郑簠隶书、赵之谦隶书等。
确定碑帖之后,就要准确临摹,书法临摹主要强调技巧的准确性、熟练性等基本功的训练,并对古典名帖有大致的了解与基本风格掌握。
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实践:基本掌握隶书书体的一般技巧,并能准确临摹,对古代隶书的著名作品做到熟悉与充分领会。
比如《乙瑛碑》,此碑书体端庄凝重,气象雍容,是汉碑中名品。
临摹时注意每个字均整齐、方正、凝重,点画结构严谨,讲究穿插避让。
笔划粗细对比,轻重变化,颇多妙趣,较长的笔画多呈弯弧形,波笔常有大挑势,形态飞动遒劲。
其次是理论:对书体理论与技法理论作初步的了解,并与自己的临摹体验相对照,阅读一些古代技法理论与书法理论的文章。
参考:
学习书法,从书法开始学是最佳选择,能称为书法字和书法作品的是唐代,唐代尚法,人人共知,这样学习书法不走弯路,学者即得法点法位,同时也益于毛笔转硬笔写字,有益于小学生大学生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如果先从隶书开始学,学写的不是书法字,易走弯路,不益于毛笔转硬笔写字!笔者建议:初学者,从唐楷学起最好最佳从欧阳询的巜九成宫》学习,不要从篆隶草学习!
参考:
完全可以,从中国文字发展史可以看到,中国文字有记载的就是甲骨文,至周为铭文及石鼓文。
秦后为篆书,为李斯所创(小篆)。
同时程邈创造了隶书。
邈善大篆 ,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之笔法,成隶三千,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
故曰隶书。
临习隶书要注意一点,就是隶书大多是碑刻,由于历代久逺,风化比较严重使的有些字模糊不清,使原来的笔划变形,临摹起来有些困難。
参考:
完全可以,未必先学楷书,因为隶书也属于正书,且成熟早于楷书。
无论从篆、隶、行、草入手都是可以的,有人说必须先学唐楷,这种说法是片面的,王羲之没学过唐楷不妨碍他成为一代书圣。
参考:
初学者一般从楷书学习,掌握楷书的基本技巧,再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逐步深入,提高。
参考:
学习书法的过程殊途同归,只要是经典的碑帖,不论书体、风格都值得学习,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取舍。
如果能有好的老师指引,弄清楚学什么,怎么学,如何消化,会少走很多弯路。
书法的基础愚以为,分两方面。
一是对毛笔的驾驭,二是是审美意识形态。
而这两样在任意书体都具备。
认为楷书就是书法的基础,从艺术的角度上是片面的。
而从实用角度上又是合理的。
仅供参考!
参考:
感谢
有许多书法老师认为,学习书法要从篆隶开始,这是因为从书法史的角度来说,篆隶在前,楷书和其它书体在后,因此就要从篆隶开始。
但这种说法遭到了书法爱好者的反对,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就要从记绳和甲骨文开始学习了,所以这种说法还是不被书法爱好者所能接受的。
从隶书开始学习书法,我认为有
隶书与楷书字形都很像,都属于正书一类,辨认起来也比较容易,在书写时也是横平竖直的写法,学习起来也很方便。
第二,学习隶书可以学到笔法的基础。
隶书从篆书演变而来,其中包含了中锋用笔的方法,也有绞转、提按、平移,逆锋、回锋等多个笔法,而这些笔法正是书法中的基础笔法,因此,学习隶书对于掌握基础笔法是非常好的一种书体。
第三,隶书在章法上容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作为静态书体的隶书来说,它在章法的安排布局上,由于书写速度慢,不论是小章法(字形)还是大章法(整体安排),都可以在“慢动作”中作好安排。
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把隶书作为初学书体,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一个选择。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就是字帖的选择。
隶书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很为成熟了,并且遗留下来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如《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石门颂》等等。
但后来也有很多的隶书作品,一直到清代也有一些名家所写的隶书,也是被书法爱好者所学习模仿的。
究竟如何选择一本合适的隶书字帖?
这就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其选择的方法主要有:从高古学起。
学习书法就要“取法乎上”,这里所说的“上”,就是指书法历史较为久远的那个时期所产生的书法作品。
例如要选择东汉的,还是要选择清代的,按照“上”的原则,当然是首选东汉时期的隶书作品作为学习的字帖。
从经典学起。
所谓经典的作品,就是指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经过较长历史所检验的作品,这些都被定义为经典作品,因为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有用信息,被一代代书法家所认可的。
从喜好学起。
喜好是指
那么,如何学好隶书呢?
第一,学习隶书要重视用笔。
中锋用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用笔方法,这个要在隶书中做到一以贯之。
一般人们把书法的一个笔画分为三个部分,即:起笔、行笔和收笔。
在起笔时,要逆锋入笔,其目的是为中锋行笔做铺垫,把笔锋“埋”在点画的中间;
接下来是行笔,行笔时笔尖要始终走在点画的中间部位;
最后是收笔,收笔时要回锋,让笔画更加饱满。
这就是中锋用笔的过程。
当然,隶书中还有很多其它的笔法,如提按、顿挫,平移、绞转等,需要在书写中加以体会。
提笔就是在行笔中将笔轻轻提起来,它是相对于按笔而言的,顿挫也是一样的,顿笔后要在原位上挫一下,平移也就是行笔,行笔中有可能会有提按或其它笔法,绞转笔法是隶书的重要笔法,要结合书写随机使用。
第二,隶书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分为很多种,但是隶书在东汉时期固定成型后,直到今天也没有发生更多的变化,因此,今人对汉字结构的认知和把握都是没有多大变化的。
在学习隶书的字形结构时,可按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独体字等这些规律进行过关学习,并结合点画分配原则去临摹。
第三,隶书的章法安排。
作为静态书体的隶书来说,章法的安排也很简单,按照字字独立、行列排布的方法进行即可。
但是,在章法安排时,也要考虑书法的矛盾性关系,如字的大小、行间的疏密、笔画的粗细等,都要考虑进去,而不是一味的大小、一味的统一,在静中有动,富于变化才是高明的、巧妙的布局。
第四,落款的问题。
学习隶书时,到了一个时期要注意书法作品的整体创作,隶书作品在落款时,不能也用隶书,也不能用楷书来落款,而是要用行书或章草的书体来落款,这样才是具备统一性的。
因此学习隶书的人还要学习一些行草书或章草书法,以备落款时所用。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推荐阅读:隶书《张迁碑》写不好怎么办?
看看这个教程简单明了隶书《曹全碑》简易教程,让书法快速入手怎样学习《乙瑛碑》?
这个隶书书法的简易教程很实用隶书书法《礼器碑》简明教程,让书法学习不再盲目
参考:
可以,但是只适合极少数人。
参考:
可以。
参考:
可以,隶书,楷书,篆书都行,在基本掌握了运笔和用墨的技巧后,这三种书体那种都行。
篆书只有一笔,即逆锋起笔,回锋收笔。
隶书二笔,增加了捺笔,即一波三折。
楷书要学永字八法。
再就是偏旁部首,字体结构,章法佈局。
只要持之以恒,就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