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隐菜单

八十年代的电视机都有哪些牌子

陕西省彩电产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布局和启动的,1984年底,陕西黄河机器厂首家引进了日本彩电生产线,“黄河”彩电诞生。
1985年,电子工业部在全国同时批准了57条彩电生产线,陕西如意广播电视设备厂、西安无线电一厂先后引进了日本彩电生产线。
中国在1987年这一年制造出1934万台电视机,超过邻国日本,从此成为世界上年度制造电视机数量最多的国家。
这一年秋末冬初,陕西省政府特别召开一次表彰大会,重奖“如意”、“黄河”、“海燕”3家彩色电视机厂——这三个土生土长的企业,在当年10月下旬全国第一届彩电评比中,集体揽获第一名。
陕西彩电行业从1984开始启动到1987年质量、数量排全国第一。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百余家彩电厂家中,陕西任意一家彩电企业的年产量都排在前列。
陕西电视机当年是何等风光,陕西人为此自豪。
就连如今在全球市场上纵横的四川长虹,当年不过是彩电业的“小字辈”,还是陕西派人过去援建的;
在陕西彩电叱咤风云的时候,深圳康佳才刚刚于当年年底拿到生产许可证。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全国彩电趋于饱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
为了抢占市场中国彩电行业正式展开“价格战”。
这是中国彩电业清理门户的第一步,颇具意味的是,发动这场战役的正是曾经由彩电陕军援建的“小字辈”——四川长虹。
当时很多厂家联名上书国务院,当时是李鹏总理在任。
他对企业的上书作了一个批示:“长虹能降价,说明长虹有这个实力,这是一个市场行为,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实际陕西当时并没有低估价格战的威力,曾一度提出“化拳为掌”的战略,打算把三家企业整合成一家,共同发力。
然而,据说海燕、如意、黄河三兄弟关起门吵了一段时间后,在合并后打谁的牌子、谁当一把手这些问题上,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此后处于盟主地位的彩电陕军逐渐走向了衰落,造成了海燕折翅、黄河向东流、如意不如意的惨状。
唯留下积贫积弱的电视陕军,“靠给外地彩电企业打零工过日子”。
最后也湮没在中国彩电大战的浪潮中。
通过价格之战,长虹1990年首次荣登彩电行业销售冠军。
从这年开始,长虹连续保持了多年的彩电销售冠军美誉。
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2005年,长虹跨入世界品牌500强。

参考:
第一次看电视应该是88年(霍元甲),金雀黑白。
学技术时老师用飞跃和金星黑白机
大概能记得的知道的品牌有:飞跃(沪)、凯歌(沪)、金星(沪)、红岩(渝)、金雀(渝)、黄山、沙巴(安徽)、昆仑(京)、西湖(杭州)、黄河(陕)、海燕(陕)、天鹅(内蒙)、熊猫(南京、贵州凯里、四川洪州)、百合、雪莲、百合花、梅花鹿、环宇(冀)、北京(津)、牡丹(京)、泰山(鲁)、星火、金凤、长虹(川)、乐声、红梅(苏)、福日(闽)。
我修过的黑白机品牌有:飞跃、金星、凯歌、熊猫、长虹、红岩、昆仑。
后期修过的CRT彩电:康佳、创维、海信、TCL、熊猫、金星、SVA(上广电)、数源西湖、夏华(厦华)、长虹、海尔、福日、高路华。

电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三个阶段。
黑白CRT→彩色CRT(含背投)→PDP等离子/TFT LCD(平板)→LED/激光电视。
彩色CRT又分球形管、平面管、超平管、纯平管(单、双聚焦极)等。

参考:
我家87年买的“夏普”二十英吋的,质量很好,三十年了还能播放,只是时间久远色度差一些,本来想收藏的,去年搬家老婆闲占地方就送人了。

参考:
1958年5月18日由天津无线电厂黄仕机小组试制的华夏第一屏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在1958年。
在大跃进热潮中,天津712厂彩国产电子管心脏一部分当时苏联的元器件生产出了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
70年代国产电视机有北京、金星、飞跃、熊猫、凯歌等。
北京伴随着电视衍生的物品就是天线,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一根高高的铁杆上面竖起的奇形怪状的天线,信号不好的时候还要出去转转铁杆,调整下方向。
虽然没有2K4K这种高清的画面,但大家依旧还是乐此不疲。
这是一台黑白熊猫电视机,熊猫金星牌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这些黑白电视机是一个富裕家庭的象征,大部分家庭还买不起一台黑白电视机。
1980年,市民刘先生开始在天宁北路夜市摆卖成衣,“1982年就成了‘万元户’,买了一台‘凯歌’黑白十四英寸电视机,邻居们晚上都来我家看电视,我家里挤不上,干脆将电视机摆在屋外放。
”已上应该都是80后接触到了黑白电视机,现在看看90后的彩色电视机。
其实中国第一台电视机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都是北京牌,由天津无线电厂生产。
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1958年3月17日出厂 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是1970年12月26日出厂 品牌都是“北京牌”,都是国营天津无线电厂生产的。
1989年8月,长虹将产品价格降低了350元,打响了国内第一次大规模价格战,让电视离更多百姓生活近了一大步,同时也为日后成为中国彩电业霸主抢占了先机,并为国产彩电走出计划经济的控制、为企业争取产品定价权、为彩电业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长虹1986年至1988年,市民李先生省吃俭用攒了三年工资,“才积攒了1000多块钱,买了一台‘乐声’牌彩电结了婚。
”到了1989年,由于彩色电视机显像管技术难关被中国攻破,“长虹”、“康佳”等国产彩色电视机纷纷上市,价格大幅度下降,彩色电视机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1996年,国产彩电的销售额首次超过进口彩电,一些外国品牌彩电在中国彩电技术飞跃提升,以及持续的价格战以后,市场销售日益萎缩,国产彩电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无论是哪个电器商场,彩电的销售品种大部分是“长虹”、“康佳”、“创维”等国产名牌。

参考: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国内开始生产晶体管9吋黑白电视机。
八十年代开始,大批量生产晶体管12时黑白电视机,还有14吋、16吋、19吋的。
其名牌有:上海:飞跃,凱歌,金星。
北京:牡丹,昆侖。
天津:北京。
南京:熊猫。
一些省市,也都生产黑白电视机。
八十年代中后期,彩色电视机开始大批量上市。

参考:
我在儿子三岁时买了一台由上海无线电厂组装的日本夏普十八寸彩电,当时价格是1450元(带光控,不带光控是1400元)。
应该讲质量很好,这一开端起到目前为止,目前家里的家电都国外品牌。
基本上除了电视机是菲利普外,冰箱和洗衣机(滚筒式)都是日本品牌。
就目前的家电市场来看,这些品牌都是国内生产的,但核心的技术含量还是由品牌来作质量基础的。
而且价格也不高。

参考:

后来,真不舍得处理掉它,是它伴随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我致今还忘不掉它的牌子和样子。
八十年代初,国家才开始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最大的变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除了上缴给国家的定购任务后,余下的要比生产队时分配的多不少了,农民那个高兴劲啊,就无法形成了,农民一年到头不用饿肚子了。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好多家庭粮食有了结余,有的青壮年劳动力,在种地之余,开始寻找挣钱的门路,虽然不多,但手里多少是有点小小的积蓄了。
这个时候的农民的生活,已经渐露出喜阅的容颜了,有些农民便开始添置家居,干点小买卖的个体户,也开始添置家用电器了,比如说,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不过也是极少数的。
记忆中,这个时期,谁家要是买了电视机,主人会在晚上,搬到院孑里,放在高大的方桌上,院子里就会满满的人,小孩、老人、妇女、男人,特别是连续剧《霍元甲》播放期间,有的人干脆就扛着高凳子去,直看到结束,那场面至今令人难忘。

工资虽然不多,六十多元钱,但几年下来,自己也攒下了几百元。
一九八七年来底,我就一狠心去乡里供销社小卖部,花了360元,买了台凯歌牌14吋黑白电视机。
这个时候,扎堆看的人不是很多了,但是有本家的叔婶兄弟姐妹们,晚上居在一起看。
八八年底,我与父母亲分家单过,就又花钱买了台新的熊猫牌,花了近400元,凯歌牌的就归我所有了。
看过几年之后,感觉这款电视还不错,画面清晰,音质也很好,关键是不用室外天线,两根室内的相互调整,就能满足需求。
几年后,儿子到了七八岁,他的一位同学告诉他说,电视机可以接上游戏机,一机两用,他就试着要求我给他买一个游戏键盘,因为当时,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我担心会影响到他的成绩,就一直不愿给他买,他劝我说,游戏机是用来学习的。
我也就半信半疑的花了10元钱,从城里买了回来。
果不其然,游戏机连上电视后,电视就相当于一个显示器了,即能学习,也能误乐。
儿子也就边学边玩中,慢慢的成长,很少让我操心。
后来,我就居家搬迁到工作的乡镇,住进了家属院,许多家什都留在了老家,唯有这台电视机,我没有舍得,因为,它的确是很受喜欢。
再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富裕,好多家庭就换上了大头的大屏彩色电视机,这种小型黑白的也就停止了生产,市面上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又过了几年,儿子考上了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儿子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毕业的同时,还给我们领回个儿媳妇,此时,已经是二0一0年了,听说儿媳妇要上门,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敢紧把这台老古物换掉,当天中午,我就跑到街面上,要了台平板彩电,当儿媳妇到了时,一时还不会开,还出了点小笑话,在了解到事情真象后,大家哈哈一笑。
从此,这台黑白电视就是我们老俩口的专享产品了。
二0一二年,我购买了商品楼房,开始装修、购买新家居,准备为儿子结婚,正好这时,国家有政策,新买电视可以以旧顶款,我便恋恋不舍的带上我的老古董,进城去了大商场,按照政策,给抵了400元钱,我一听,还真划算,八七年买的360元,一二年,以旧换新抵400元,白看了25年的电视,还多了。
不过,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二十五年前的400元,怎么能与现在的400元相提并论呢。
回家的路上,我一至想的是这台黑白凯歌14吋电视机,这么多年来,它都没有坏过一次,也没有休息过一天,只要是晩上,它就是我们一家人的玩伴,整整伴随了25年,都没有出过毛病,社会的发展,才使得它有了休息的机会,人类的进步也使得它寿衷正寝,它也该去它要去的地方了。
如果不是因为它还有价值,我宁肯把它收藏起来,让它真的成为一件古董。

参考:
87年我记得我家的那台黑白电视机是上海的,牌子叫金星
参考:
80年,我托别人用结婚票,在北京买了一台上海产凯歌牌9寸电视机,声光效果都很好。
看了两年后,我根据电子报介绍的资料,换了一个机壳和显像管,把它改成了一个12寸的电视机。
一直用了十几年,后来才送给别人。
上海产的东西就是好。

参考:
国产的:北京、凯歌、红灯、西湖、海燕、黄河、如意、长虹、珠江、熊猫、等。
进口的:日立、东芝、日電、松下、JVC、三洋、菲利普、三星等。

参考:
我家在1983年买了一台12吋“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只有1~12频道,388元,是在南京中央商场买的,使用了十几年,质量杠杠的。

标签